- Aug 21 Tue 2012 13:59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醫院語言治療故事:家長的信任和堅持是成功的第一步
- Aug 06 Mon 2012 13:41
跨海傳送溫情—小記溫州語言治療營
- Jul 24 Tue 2012 09:31
美慈培訓簡報”Making Markets Work for the Poors”(M4P)
- Jul 19 Thu 2012 10:07
用行動幫助海外唇顎裂患者 微笑再現!
- Jul 19 Thu 2012 10:04
羅志祥在蒙古與顱顏患童一同微笑 看見希望
- Jul 11 Wed 2012 09:50
我要幫助海外顱顏患童!
「國際園丁」計劃是什麼?
羅慧夫顱顔基金會成立二十二年,協助唇裂(兔唇)、顎裂、唇顎裂、小耳症顱顏患者獲得適當之追蹤治療,為顱顏患者暨家庭提供全方位的全人醫療服務。至從1998年起陸續向柬埔寨、越南、菲律賓、中國、多明尼加等多國進行國際義診及種子醫師培訓,其中,2010年連續2年到獨立的蒙古國協助當地患者。
「國際園丁」計畫,是一個支援海外唇顎裂義診手術,種子醫療人員培訓及受助患者術後追蹤、牙齒矯正、心理與語言治療等復健的整體計畫。
為什麼稱之為「園丁」,是因為整個計畫是透過「播種—海外唇顎裂義診」、「灌溉—種子醫療人員培訓」與「成長—培力受助國發展術後追蹤、牙齒矯正、心理與語言治療、復健等相關服務」三部曲的行動,將技術與服務概念轉移給受助國家,讓他們有機會自立,甚至有機會成為助人的一方。
就像是園丁將種子撒下,經過灌溉後,終於開花結果一樣,而每一位支持這項計畫的捐款人、志工,就稱之為「國際園丁」。
播種、灌溉、成長三部曲
【播種】海外義診
即透過義診治療病患,讓海外貧困家庭也能擁有接受醫療的權利,也讓當地醫師能認識台灣醫療團隊的醫療成果,完成58次海外手術,幫助1427人。
【灌溉】種子醫療人員培訓
傳授受援國家醫學技術,資助當地醫師來台受訓,傳承台灣的經驗。至今共培訓來自15個國家,126位種子醫療人員。
【成長】成立「海外顱顏中心/基金會」
唇顎裂病患需17年長期追蹤及復健,因此協助成立「海外顱顏中心/基金會」,持續關懷病患,讓當地人幫助當地人。柬埔寨、菲律賓、印尼、中國大陸、越南已陸續成立中。
台灣大哥大捐款
- Jul 09 Mon 2012 10:37
美慈實習報告 Logical Framework (Log-frame)
文/李尚林
在美慈的實習期間,因為負責設計「質化評估方案」(Qualitative monitoring plan),因此接觸到許多美慈的內部操作手冊。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Log-Frame是個很好用的概念,可以幫助我們思考現有的方案中,有哪些環節需要改進和加強。所謂Log-Frame,是”Logical Framework”的簡稱;在美慈的內部規定裡,所有的project在執行前都必須提供Log-Frame給上級單位或捐款者審查,說明project的執行邏輯和預期成效,待審查通過後project才能正式開始。根據美慈的操作手冊,Log-Frame是由Goal, Objectives, Outputs, Activities, 和Indicators等五個元素所組成的表格。這五個元素的定義如下:
1. Goal:在美慈的指導手冊裡的定義是 “a simple, clear statement of the “impact” we want to achieve with our project, the change we hope to bring about in the target population’s standard of living.”我的理解是:Goal是一個願景式的摘要說明,例如「讓金邊國家兒童醫院(NPH)成為柬埔寨最具規模的顱顏醫療機構。」
2. Objectives:定義是 ”what changes will be necessary in order to achieve our goal.” 亦即,objective是一項為達成goal而必須完成的目標;這個目標也必須針對時間、地點、受益者,提出具體的數字和人群。例如「在三年內,將金邊國家兒童醫院的唇顎裂病患人數提升50%」。
3. Outputs: 定義為 ”These are the things, the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need to exist in order for us to achieve our objective. They are the things that we are certain we can deliver as a direct result of our actions. 亦即,output是行動的直接結果。美慈在操作手冊中提及,要注意不可將objective 和output混淆。Objective是一個帶有明確數字和對象的「願景」;而output雖然也有數字、但卻更直接和明確,必須是透過「行動」所想達成的「直接」結果。例如:讓金邊國家兒童醫院的語言治療病患人數,增加到每年50名。
4. Activities: 定義是 ”These are the daily chores we need to implement to achieve the outputs.”。亦即,它是某種為了達成output而執行的行動。例如NCF「提供病患交通費補助」以達成每年的語言治療人數可以達到50名,,因此「提供病患交通費補助」就是activities
5. Indicators:定義是 ”Indicators are units of measure that demonstrate our success in implementing our project.”。透過indicator,我們可以測量project的執行成效。例如手術人數、接受語言治療的人數等等。
Log-frame的用途,在於goalàobjectiveàoutputàactivityàindicator的思考流程,讓方案制訂者可以用邏輯一步步推導出方案的目標;再透過indicator的檢驗,確認方案的成果。goalàobjectiveàoutputàactivityàindicator的思考流程,正是「由大而小、由抽象到具體」的思考過程,因而能夠避免方案制訂者陷入「跳躍性思考」的困境,並且提醒執行者必須不斷回到方案的初衷(Goal和objective),思考自己的activity是否真的產生效用。
總之,Log-frame是一套具有邏輯性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在執行方案的時候,確認方案的目標、方向和檢驗指標,讓方案能夠具有方向,也能讓NGO向外界清楚說明方案的成效與未來展望。
- Jun 14 Thu 2012 10:18
2012國際園丁專案 蓄勢待發~
文/編輯部
2012年度國際園丁專案開始暖身並準備開跑,6月初前往蒙古拍攝公益影片。邁向另一個與自己非常陌生以及遙遠的國度,事前的籌備繁雜與現場的拍攝緊湊的狀況,讓工作人員繃緊神經。然而,抵達蒙古大草原的那一刻,遙望無盡的草原,牛羊隨著游牧人家築水草而居,老鷹盤旋在三公尺的上空,虎視眈眈地搜尋獵物,這才真的感覺來到另一個不同於原本世界的國度。蒙古國,飛行距離台灣2835公里。
五十年來,台灣的唇顎裂新生兒,經過羅慧夫醫師率領的醫療團隊及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全心全力的照顧,已能得到完善的醫療與社會福利服務。然而,亞洲開發中及未開發國家中,每500~600個新生兒就有一個是唇顎裂,貧窮讓基本的醫療機會都成了奢侈品,改變人生的一線曙光,他們只能等待。以蒙古為例,總人口數274萬,估計全國約有700名唇顎裂兒童、每年新生兒中約有100名為唇顎裂患者,但僅有2名羅慧夫基金會培訓之外科種子醫師,其每年僅可為150-180名患者進行手術,預估該國尚有超過500名病患未獲得適當醫療。
台灣目前在享受豐碩成果的同時,基金會化身國際園丁,希望把愛傳出去,將經驗智慧貢獻國際社會。為了推廣國際園丁每年的年度計畫,2012年前往蒙古拍攝公益廣告,期許更深入當地醫療資源與困境,了解當地文化風俗,讓遠在台灣的人民了解,國際園丁專案的目的,期許我們能享受成熟醫療成果的同時,繼續把愛的種子散播到世界需要我們的地方!
(未完待續...)
- May 31 Thu 2012 13:37
海外實習喬治亞札記(一):印象
文/李尚林
經過12個小時的飛行,和在曼谷和杜哈(Doha)的漫長轉機,抵達提比理斯(Tbilisi)機場時是喬治亞當地時間下午三點。提比里斯機場相當新穎,不過空間不大,很像以前在澎湖當兵時經常出入的馬公機場。我和另一位台灣同事因為簽證的關係,成為最後一批出關的旅客。提領完行李之後,抬頭看見入境大廳上高掛著一幅喬治亞國旗;走出機場時,迎著戶外溫暖的三月陽光,乾燥的空氣中還留有依稀的冷冽。
陽光加上新鮮空氣,讓因為長途飛行而頭昏腦脹的我,終於有了那麼一點真實的感覺:喬治亞到了。
美慈當地的同事Davit來接機,所以我們沒有在提比里斯停留,就直接驅車前往美慈工作站的所在地「阿哈茲赫」(Akhaltsikhe)。阿哈茲赫是個位於喬治亞西南方的中型城鎮,是Samtskhe-Javakheti省的首府,人口約四萬人。從提比理斯到阿哈茲赫約需三個小時,雖然沿途的風景美不勝收,河谷、遠山和草原接替出現,但是經過12小時的飛行之後,我們也實在無福消受在這般在河谷和草原間穿梭的美景了。
圖/鄉間小路
我們大約在晚上七點左右抵達工作站。工作站的主管Davidson很熱心的特地留在辦公室等我們,並且和我們一起用晚餐。晚餐菜色是很典型的喬治亞風味餐:蕃茄、小黃瓜加上鹽和橄欖油的生菜沙拉,還有油煎蘑菇、豬肉BBQ和牛肉湯,以及高加索地區少不了的馬鈴薯和麵包。面對滿桌佳餚,理論上應當要興奮不已,但遺憾的是因為時差開始發作,我們兩個台灣人只能勉強維持基本的清醒;吃完晚餐之後便早早回房休息,一沾上床之後就呼呼大睡了。
前蘇聯的遺跡
隔天一大早醒來,終於有力氣好好欣賞一下這個小鎮。和其他的獨立國協國家一樣,喬治亞境內依然可見前蘇聯時期留下的遺跡。對於生長在台灣的我們來說,這些集體時代東西實在是非常新奇。五層樓的集體公寓、噪音驚人的俄式汽車、加上食品上的俄文標示,暗示著這個現在對美國一面倒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社會主義歷史。
圖/小鎮裡路邊的俄式巴士
未完代續
- May 31 Thu 2012 12:26
種子醫療人員一日遊
- May 23 Wed 2012 11:41
顱顏故事:用愛彌補 中國雲南顱顏女孩楊雲盈重生
文/林奕呈
來自雲南保山村落的9歲顱顏患童楊雲盈,罹患嚴重神經纖維瘤,由於腫瘤壓迫臉部及腦部構造,造成生活上的負擔及學習障礙,加上當地醫療無能力治療,為了尋求醫療改善,因此在阿尼色弗兒童之家、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和各界協助下,雲盈在媽媽的陪同下於3月6日抵達台灣,接受顱顏重建手術。
愛心接力 串起醫療之旅
雲盈得以來台就醫源於村莊裡一位老鄉看到雲盈情形,藉由在當地電視台上班的女兒發佈新聞,讓長久參與當地山區義診的阿尼色弗之家有機會接觸到雲盈的案例,決定竭盡所能的幫忙雲盈接受治療;在長庚醫療團隊支助醫療費用,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和各界的協助下,於2012年展開她的來台重生之旅。
手術困難重重
經歷了5次手術、住加護病房1個月、普通病房2周。歷經第一天約13小時的腫瘤切除手術與第二天皮瓣修補手術後,雲盈因為天生血液循環與一般人不同,原本的組織在手術完成之後卻產生壞死,經過醫療團隊多次緊急手術與悉心陪伴、照顧下,終於順利出院。長庚醫療團隊林主任表示這幾次手術困難重重,不僅要敬佩雲盈的勇敢,還要感謝一直陪伴她的媽媽,因為楊媽媽默默的支持,醫療團隊才能克服一次次的挫折。
感謝台灣愛心 搭起跨國溫情
因為愛能帶來希望,讓一個9歲的小朋友克服恐懼,勇敢踏上異鄉跨海求醫,接受可能傷及生命的手術,而在出院後的期間,愛心也不間斷,有了麥當勞叔叔之家提供舒適的環境,讓雲盈能安心的接受復健。
藉著阿尼色弗呂主任分享德雷莎修女的一句話:「我們無法做很多事情,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來做小事情。」台灣醫生在面對高難度手術挑戰,雖然內心和患者一樣忐忑,但發自內心的愛,寫下雲盈的重生之旅,再次展現台灣的醫療傳奇,更說明人道援助精神的無遠弗屆。
由於長庚顱顏團隊的專業治療,以及各界溫情的照顧下,楊雲盈小朋友於五月底圓滿的走完第一段的療程,預計在五月底回國與家人團聚,雖然雲盈目前的外觀已有改善但還不到最好,但一年後她將再度來台接受第二階段的治療,讓我們一同期待與祝福雲盈的下一階段歷程會更好。
※讓愛穿越國界,幫助更多顱顏病患,請加入「國際園丁」的行列! http://ncf2010.pixnet.net/blog/category/395480
- May 03 Thu 2012 07:57
國際種子醫師系列:印尼 Dr. Handa完成台灣見習學業
文/編輯部
取自Dr. Handa對於未來的展望
What have you gained the most in this fellowship program?
Actually this question a bit hard to answer, since all of this training program means a lot for me, teaches a lot. Not only skills and training. Not only knowledge. Or system management. But also about life, about willingness to help others, perfections and professionalism in your expertise. And at last about friendship, how to support each others even though we ar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cultures.
I will join Cleft and Craniofacial Mission in Cipto Mangunkusumo Hospital – University of Indonesia, as I already become attending staff in the teaching hospital, based on employee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羅慧夫基金會每年贊助海外有志來台精進唇顎裂手術的醫療人員來台進修,時間多為幾個月至年餘不等,這位來自印尼雅加達最大的公立醫院-Cipto Mangunkusumo Hospital的外科醫生,Dr. Siti Handayani 自2011年5月開始來台實習,為期一年的海外訓練,也到了結束的尾聲。
Dr. Handa結束個人報告之後,特別闡述印尼國內的顱顏傷患的造成原因,特別指出印尼人民的交通工具為摩托車,而且超載不戴安全帽的情況普遍,導致顱顏傷患多為車禍造成。藉此也可以說明台灣強制民眾騎機車時使用安全帽的法規。
在會議的尾聲,Dr. Handa特別感性地感謝台灣長庚醫院的指導教授們,在長庚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好朋友,還有特別提到羅慧夫基金會贊助海外種子醫生經費到異鄉求學。她承諾自己返國後將會盡最大的努力,將這一年的所學運用在治療印尼顱顏的患者,並幫助Cipto Mangunkusumo Hospital顱顏中心更茁壯。最後Dr. Handa提到:催促我回家的唯一理由就是我的家人正在等著我的歸來!大家在一片掌聲當中完成台灣一年的實習課程。
- Apr 23 Mon 2012 13:56
美慈組織(Mercy Corps)Field Internship報告
文/李尚林
美慈喬治亞(Mercy Corps Georgia,以下簡稱MC Georgia)設有一個總部和四個工作站,總部設在首都Tbilisi,包括總主任(Country Director)、財務、人事、和品管部門等都位於總部;各工作站則以項目主任(Program Director)為首,下轄各執行人員(Officer)。在責任劃分上,以總主任為首,下轄三個項目部門 [1]、一個財務部門(Finance)、一個品管部門(Operation)[2]。
我的駐點工作站是Akhaltsikhe工作站,是三大項目中的Alliances SJ的據點。Akhaltsikhe市位於喬治亞東南方,城鎮人口約兩萬人,是Samtskhe-Javakheti省的首府。務農人口超過當地總人口的八成,以酪農業為主,且大多數是小農(牲畜數量在五頭以下)。有些農戶有小規模的農地,農作物以馬鈴薯為主。
美慈在當地的項目,是協助當地小農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美慈介入的方法,是與當地的小型農牧企業合作,透過加強企業的生產效率和銷售管道,間接提升農民的收入。美慈的項目介紹,請見圖二。
美國與喬治亞:喬治亞在2004年「玫瑰革命」之後,由親西方的總統執政。由於喬治亞在地緣政治上的重要性,美國對喬治亞投注大量資金,協助該國經濟和社會重建。根據我的supervisor的說法,美國對於喬治亞的援助金額,在亞洲盟國中排名第二,僅次於以色列。
成效控管制度(Monitoring System):美慈的「成效控管」(monitoring)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Monitoring的內容非常仔細,設有專門的控管管理員(monitoring officer)來負責這項工作。每一個項目設有明確的指標(indicator),並設有起始點(baseline),用來瞭解項目當下的總成效(起始點 vs. 當下成效)。控管管理員會定期評估項目的各項指標,比如增加多少受益者(beneficiary)、增加多少價值(value),用眾多的Excel檔案紀錄這些指標,Program Manager則會定期和monitoring office碰面,確認項目的成效是在正確的方向上。
NCF vs. 美慈:台灣NGO所面臨的外部監督,其標準和形式應該和美慈所面臨的壓力有所不同。我曾經聽依伶提過,NCF捐款人最希望看到的是我們舉辦活動,因為捐款人認為辦活動就是「有在做事」。當然我們也有每年定期公布財務報表,讓捐款人和社會大眾瞭解我們的資金運用情況,但是針對每個項目的執行成效,台灣NGO所面對的外部壓力似乎不是非常嚴密。相較之下,美慈這類的國際大型NGO,由於其接受捐款的金額龐大,所接受的監督形式和要求也就和台灣有很大的差異。 MC Georgia(特別是我所在的項目)所面臨的監督壓力,來自於主要捐款人「瑞士發展合作組織」。該組織針對捐款項目的要求,設有一系列的指標和準則,並且委託一個專業的捐款人監督協會負責執行監督工作,定期瞭解捐款項目的執行進度和成效。
目前的工作內容:我和另一位台灣伙伴一起負責設計一套「質化評估方法」,用以說明Alliances SJ的各項行動對於當地農民造成什麼實質影響或變化。由於現有的monitoring system只提供量化數據,並沒有提供美慈的項目和改善農民生活之間的因果解釋,因此項目負責人(Program Director)希望我們能夠幫助他們建立一套質化的評估方法,不僅能運用在瞭解農民對於美慈項目的滿意度,還能夠運用在其他的未來項目上。
工作近況和挑戰:由於Alliances SJ的工作內容包含很多細節,而且許多牽涉農牧業的專有名詞,因此我們花了將近三個星期的時間在理解整個項目的細節內容;由於我們的目標不僅在於設計一套新的評估方法,更必須將這套新方法整合進既有的monitoring system當中,因此需要大量的與工作站裡的staff溝通和協調,幸好他們都非常友善且樂於幫忙,因此目前的工作狀況都不錯,與同事之間的感情也很好,經常被邀請到同事家中吃飯,也可順便增進感情和互相交流。
[1] 文中的「項目」,都是指「project」。MC Georgia目前有三個項目,名稱分別為:Alliances SJ、Alliances KK、EC Environmental。前兩項為農牧扶持,第三項為環境變遷。Alliances SJ即為筆者所在的項目,目前已經進入第二期階段(Phase 2,每一期皆為三年,目前為第四年)。
[2] 「Operation Department」負責統籌協助和監督所有項目的執行狀況。該部門的負責人恰巧也參加在ELP在金邊培訓課程,因此和我們十分熟識,在我們到喬治亞的安頓過程中幫了很大的忙,也分享很多MC Georgia的資訊。
[3] 所謂「小型農牧企業」,包括乳品集送/處理(Milk Collection / Process)、乳酪儲存(Cheese Storage)、家畜市場(Slaughter House)、農業機械(Mac hinery)、牲畜營養和培育(Nutrition &AI、即人工授精)。透過加強這些產業的工作效率,讓業者有能力向基層農民購買更多的乳製品和肉製品,以增加基層農民的收入。
[4] 單以筆者 所在的項目為例,一個三年期計畫的經費是300萬美金,約9,000萬新台幣。
[5] Swiss Agency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SDC
- Apr 18 Wed 2012 13:46
2012海峽兩岸唇顎裂醫療願景論壇
文/編輯部
為提升大陸唇顎裂醫療水準,讓患者獲得良好醫療,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於2012年3/30-4/1,邀請中國7家夥伴醫院的唇顎裂醫療領域的領導們,於中國南京度假村進行為期兩天的海峽兩岸唇顎裂願景論壇。延續去年第一屆在台灣烏來會議的討論熱度,當我們一發出會議邀請後,獲得各家醫院領導們的踴躍報名。會議前一天,從台灣出發的我們,風塵僕僕到達南京國際機場後,南京當地工作人員站在狹窄的出境大廳向我們揮手,接著又馬不停蹄地搭上另一輛廂型車,前往明天的開會地點。
小編第一次到中國,萬事皆新鮮,就連當地的空氣,也能控制某部份的思考,一直懷疑車上是不是有人燒香拜拜,車體內充滿老家附近廟宇被陳年老香薰滿的味道。前方的駕駛座正播放當地流行音樂而卻渾然不知他唱的是什麼歌,一切感覺到熟悉又陌生的氣氛。
輾轉幾個小時的車程,被告知已經進入飯店的門口,幾分鐘的時間過去了,車子依然行駛在前往飯店的路上而已!從飯店入口到達住宿門口開車還需要10分鐘。在車上打趣說著:這家飯店設計精良,買下這麼大個腹地,應該可以阻止想賴帳的房客,因為光想著從住宿地點逃離,應該要逃上一天的時間才能真正跑出勢力範圍。光想到這點,還是乖乖的繳房費吧!
躺平之後的不久,發現陽光已經早一步比我們起床,只好拖著昨晚尚未復原的體力,展開每天的會議流程。
唇顎裂論壇原旨希望中國口腔醫療技術團隊組成一個組織和發展往後的醫療技術的暖身會議,期待每個參與的醫療團隊可以貢獻所長,互相幫忙。引導師首先要求每位與會者寫下自己對於本次會議的期許和未來希望能達成的目標,每位穿梭在醫院大小角落的醫生們,拿起筆來陳述自己的現在與未來,每一位醫生都有自己的理想與現實無奈的妥協,兩天的會議討論中,大部分的與會者希望改變現在中國的口腔醫療體制,並陳述現況,以及遭遇的困難。
引導師藉著問題的深度,一層一層的往下撥洋蔥式的問答與討論,希望與會者可以放下心中的防備,共同往中國唇顎裂醫療往前再進一步。當會議的進行到中段,有些醫生提出的現況與可能被解決的方式,離目前的醫療現況實在相差太遠,又或者對於目前醫療現況有非常大的擔憂卻不知道如何解決?當現有的狀況需要往前一小步時,現實的無奈與人為的因素,卻是阻礙前進的最大發展,甚至在長期的工作環境和利益交錯的立場下,要各方放下自我本位的立場,重新規劃出一套更有利於社會大眾的規則時,談何容易!
結局總在柳暗花明中誕生,雖然會議中間一度停滯不前,所幸中國口腔醫學會的大家長王興會長登高一呼,支持中國唇顎裂團隊成立。二天的會議終於在微小的步伐邁進悄悄的結束。當會議即將結束時,引導師說:社會總是需要有人往前一步,即使是微小的步伐,即使這步伐需要花費無盡歲月。中國未來的口腔醫療的歷史記載中,一定會有本次論壇的紀錄,因為它說明在2012年有群醫療的先鋒,正在為中國口腔醫療衛生努力!
- Apr 13 Fri 2012 11:21
嫣然天使基金會來訪
文/范德鋆
嫣然天使基金會創辦人李亞鵬先生、執行長李詩女士、行政總監藍星女士與北京嫣然兒童醫院正副院長等一行共七人,於2012年4月9日下午來本會拜訪。執行長王金英除介紹羅慧夫醫師的創辦源起及唇顎裂患者治療理念,分享本會提供的各項社會心理服務方案與海外援助方案外,雙方也就募款、方案執行等實務工作層面進行交流。
嫣然天使基金會成立至今已經五年半,並於中國新疆、西藏等偏遠地區進行下鄉義診,至今累積個案量為3千多例。與會來賓表示,基金會成立初期,以幫助唇顎裂患兒免費完成手術為目標,但幾年下來他們開始思考,發現只追求手術數量的問題。三年前決定調整方向,以追求更好品質為目標,希望能發展治療團隊與序列治療,因此發起籌備嫣然天使兒童醫院的構想。該兒童醫院即將於5月28日正式開幕,此行拜訪本會與長庚醫院之際,希望能學習台灣的實際工作經驗並瞭解長庚與本會的合作模式,作為參考,並拓展未來三方的合作的可能性。
儘管兩岸醫療體制與社會環境不同,許多實務執行面臨的挑戰不一,但相同的是唇顎裂患者面對醫療社會心理語言等多方問題與需求。李亞鵬先生在席間也大方分享與女兒的生活互動,並願意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經驗幫助唇顎裂患者與家屬。拜訪結束,不免俗的來張大合照,以茲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