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年底,本會執行長赴印度參加一場唇顎裂國際會議,會議中認識了德國唇顎裂基金會執行長Alexander Gross,雙方相談甚歡,該執行長非常認同本會的使命和服務理念,並期待未來有合作機會。從那時起,Alexander執行長便與我會有密切聯繫,並商討日後合作事宜,透過德國唇顎裂基金會我們得知越南國家兒童醫院有意發展唇顎裂醫療團隊,經過詳細溝通了解,並親自赴越南訪查後,本會決定邀請當地醫師來台受訓。

Diem醫師是我經手的第一位越南國家兒童醫院代訓醫師,Diem醫師流利的英文及工作效率令我印象深刻,而後更曉得,原來Diem醫師的中文也是嚇嚇叫。Diem醫師表示爸媽都是從醫人員,爸爸是感染科醫師,媽媽是牙科醫師,身在醫學世家的Diem,從小就立志要當醫師,特別是想和媽媽一樣,成為一位牙科醫師。果真,如Diem所願,醫學院畢業後,順利成為一位牙科醫師。實際工作五年後,Diem開始接觸到唇顎裂患者,逐漸對矯正牙科產生興趣「我覺得矯正牙科就像變魔術一樣,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命,特別是治療唇顎裂患者讓我感觸特別深」。Diem與我們分享自己是如何踏上唇顎裂治療這條路。但是,在從事矯正牙科治療的過程中,Diem總是覺得力不從心,好像少了些什麼,直到2016年來台參加長庚論壇後,Diem才恍然大悟。「當時我與醫院的兩位外科醫師參加長庚論壇,我們都大開眼界,原來唇顎裂治療是需要團隊的」。參加完會議,Diem努力將所學應用在工作上,「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抓不到『眉角』,也覺得其他同事並沒有一致的治療理念,時常覺得雞同鴨講,真的有股衝動想到台灣把自己的刀磨亮一點」。Diem醫師解釋來台灣訓練緣由。就在此時,2017年,本會在德國唇顎裂基金會的引介下,前往河內的越南國家兒童醫院實地探查,評估後決定邀請該院醫療人員來台受訓。

本會「用愛彌補」義診團2019年赴越南國家兒童醫院義診合照

「在台灣,我學到的不僅是專業上的知識,還有醫療精神及道德。長庚的醫療人員,從不停止進修,為的是提供患者最新的醫療知識與品質。我的老師黃烱興醫師當時也鼓勵我多讀多問,多讀醫學報告、多問老師」。Diem很感激長庚老師的付出。「黃烱興醫師是位很好的老師,我報到第一天就請住院醫師教我在台灣生活的撇步『How to survive in Taiwan』,並且親自把我介紹給其他醫師,老師也會在百忙中特別花時間指導我,相當窩心。」與Diem差不多時期來台訓練的還有該院外科醫師、語言治療師及耳鼻喉科醫師,「受訓後的我們,不僅在專業上提升了,工作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都接受一致的理念和訓練,合作上也相對有默契,說實在話,到頭來最蒙福的是患者」。Diem開心的分享結訓後的成果。

Diem醫師(圖中)參與本會顱顏家庭一日遊活動,教顱顏兒童學越語

「我有一對患者爸媽,有一天我聽到他們在診間外和其他患者家長分享孩子手術成果,除了外觀上的改變,患者的進食速度及體重都增加了,他們很感恩孩子所接受的一切治療。我聽了覺得很感動,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台灣,我學到的不僅是專業上的知識,還有醫療精神及道德。」Diem醫師分享。

基金會在海內外默默服務已逾20年時間,撒下許多種子,或許在發芽成長過程中速度不盡相同,儘管如此,我們仍不放棄每株芽苗長成大樹的可能,每個見證都是促使我們前進的動力。基金會就像園丁的雙手,用「信心、愛心和希望」陪伴、扶持每一個海外團隊成長。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cf2010 的頭像
    ncf2010

    羅慧夫基金會 國際園丁計畫

    ncf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