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本會與長庚紀念醫院籌組之「用愛彌補」義診團,應衛生福利部邀請,加入臺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 (Taiwan International Health Action, TaiwanIHA),赴印尼義診。當地合作醫院「安迪醫院」位於印尼蘇拉威西島的一個小鎮巴里巴里(ParePare),從台灣出發需花上11個小時航行時間。

若思琳, 25歲,住在距離安迪醫院約有兩小時車程的村落,愛瑞肯村(Enrekane Village),家人以農作(種米)維生。若思琳是家中長女,媽媽和小一歲的弟弟卡斯門都是唇顎裂患者。家中另有六位妹妹,都是正常的,家中最小的孩子3歲。

 

 

6-2

若思琳一家合影;若思琳()與弟弟卡斯門(左一)、媽媽(右一)

距離和經濟因素,若思琳一家未曾去看醫師。若思琳一家透過在醫院的親戚得知免費義診訊息;於是媽媽帶著若思琳、弟弟卡斯門一起來看診。

  第一天門診評估時,媽媽總是躲在角落,試圖用手遮擋嘴上的唇裂,時而眼眶泛紅。評估下來,若思琳與卡斯門被安排於第二天手術,詢問媽媽為什麼不願意接受手術,媽媽害羞地說,「我已經結婚,不必了!」

19116  

若思琳術前獨照。若思琳的心願很簡單,只是想擁有正常人的樣子。

因為沒有錢念書,若思琳僅小學教育程度,而後幫忙家人從事農耕一直到現在。學生時期起就時常受同學或朋友嘲笑;對於旁人的取笑,若思琳只能默默地承受,索性有幾位親近朋友可以談心。「唇顎裂手術被列為整型美容,保險不涵蓋,患者需自付。多數唇顎裂患者來自弱勢經濟,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接受治療。」翻譯無奈地轉過頭對我說。七年前,安迪醫院也曾舉辦「口腔外科義診」;但若思琳一家太晚獲得訊息,以致錯失治療機會。若思琳的心願很簡單,只是想擁有正常人的樣子。「用愛彌補」義診團的到來,完成了她的心願。若思琳與弟弟的手術被安排在義診第二天的最後兩台刀,看著手術燈打在若思琳和弟弟的臉上,好似盼望的光輝照耀,他們的生命將從此不再一樣。

 

在印尼,由於醫療技術的缺乏,許多患者及家長根本不曉得唇顎裂是可被醫治的先天性缺陷。一方面由於資訊缺乏、二方面是醫療技術不足。此次義診,很多患者年紀很大卻尚未接受手術,困難個案居多,患者引領盼望修補手術日的到來。印尼唇顎裂蠻荒的狀況有如幾十年前的台灣。義診團長羅綸洲醫師表示,「印尼使用的顎裂手術技術是他幾十年前仍是住院醫師所用的方法。」「四十幾年前,台灣受到許多外國人的幫助,現在我們的醫療技術提升了,換我們來幫助其他國家。」羅慧夫醫師曾說。

6-4  

卡斯門於手術台上;醫療人員一旁為手術進行預備動作。

秉持著這樣的理念,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籌組「用愛彌補」義診團。至今,基金會已經出團66次,重拾1590唇顎裂患者的笑容。透過義診,我們評估當地發展唇顎裂團隊治療潛力,並補助當地醫療人員來台接受專業訓練。2000年迄今,已培育18143位醫療人員。

請支持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園丁計畫,幫助更多唇顎裂患者的生命,有改變的可能。

捐款方式↘http://www.nncf.org/support/payment

arrow
arrow

    ncf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