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合作組/李尚林

 Love from Taiwan碩大的字樣在我面前,倉櫃區裡昏暗的燈光搭配工人們操作推高機的機械噪音,這一堆又一堆的米袋,我忽然想像起六十年前的台灣,從太平洋彼端運來的美援麵粉袋,大概也曾像這樣靜靜的躺在港口,等著被運往某一戶台灣家庭,讓一家老小開心的飽餐一頓。

DSC00274  

 (圖一:四百噸的愛心白米等待出口到巴基斯坦)

為了幫助在2012年遭到洪水侵襲的巴基斯坦災民,羅慧夫基金會今(2013)年年初向農糧署申請400噸的人道援助白米,預計在五月底時送到巴基斯坦,讓四萬個家庭獲得來自台灣的愛心白米,以度過災後重建的難關。

 DSC00251  

(圖二:打開貨櫃準備檢驗)

愛心白米在出口之前,農糧署會在港口檢驗白米品質,基金會的同仁也會隨行見證整個檢驗的過程。一大早來到台中港的倉庫之後,首先會從20個貨櫃中隨機抽取一個貨櫃,將裡頭的米袋搬出,清點所有的米袋數量;接著檢驗人員會抽驗袋子裡的白米品質,透過肉眼仔細檢查米粒的大小、色澤和破碎程度,確認白米的品質符合國家標準。

 DSC00267  

(圖三:農糧署的同仁仔細的檢查白米品質)

我跟著農糧署的同仁到檢驗室裡,看著他們仔細的將抽驗的白米倒出來,平均分成四份,放進托盤之後,便開始一粒又一粒米的檢查。兩位檢驗人員熟練而又仔細的用手指將每一顆米粒撥進又撥出,專注的眼神彷彿這裡頭藏著價值連城的寶藏;快速撥動的手指像是托盤上來回轉動的雨刷,規律而又準確的將米粒從這一端移往另一端。

 DSC00265  

(圖四:農糧署的同仁仔細檢查米粒)

突然間,手指停止撥動,只見檢驗的大姐小心翼翼的將一顆白米拿高起來,放在燈光下端詳,喃喃自語的說:「嗯,這顆怎麼破的這麼大?」

這種仔細的檢驗精神,是要確保從台灣運出去的每一粒愛心白米,都符合標準。愛心捐贈不代表廉價,因為愛心,更要堅持品質。根據農糧署的規定,愛心白米必須符合國家標準中的第三級食用米的規範,與國內民眾在大賣場裡買到的白米一樣,都是有品質的白米。

不只白米,基金會每年所執行的跨國義診,也是用同樣嚴格的標準來自我要求,讓受援國的病患能夠接受高品質的義診。「用愛彌補」義診每次都是由長庚醫療團隊的資深督導帶領,由有經驗的醫師和護士前往義診國,為當地的病患義診,真正做到「用愛彌補」的目的

 2003越南    

(圖五:用愛彌補義診團都是由長庚醫院的資深醫療人員所帶領)

羅慧夫醫師說過:「我們去別的國家,不是要亂開刀,而是要讓這些孩子像我們台灣孩子得到的醫療一樣。」「用愛彌補」義診到愛心白米,台灣之愛跨越國界,而且用嚴格的標準自我要求,讓台灣愛心傳到需要幫助的國家。

※請和我們一起加入「國際園丁」的行列!http://ncf2010.pixnet.net/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cf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