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際合作組 李尚林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發展國際合作計畫已有十多年,在捐款人和合作夥伴的大力支持、以及基金會同仁的努力下,成功的將台灣優異的唇顎裂治療技術傳授給許多開發中國家,不僅造福國外的唇顎裂患者,更與菲律賓、柬埔寨、蒙古、巴基斯坦、中國及越南等各地的夥伴醫院發展出緊密的合作關係。大合照

(圖一:亞洲發展聯盟曼谷會議與會成員全體合照)

今年一月底,羅慧夫基金會與國內三家非政府組織夥伴,代表「台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Taiwan AID)參加於泰國曼谷所舉辦的「亞洲發展聯盟」(Asia Development Alliance, ADA)會議,與來自26個國家、三大區域(東亞、南亞和東南亞)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分享台灣非政府組織的發展以及國際發展成果,並和各國代表交換國際合作的心得。

台灣代表團  

(圖二:台灣代表團成員)

本次「亞洲發展聯盟」曼谷會議,主題是討論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在2015年結束之後,國際發展的優先順序為何、以及非政府組織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新局勢和挑戰。

會場一景

(圖三:大會議程進行中)

由於「千禧年發展目標」中,醫療衛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羅慧夫基金會自1998年開展國際合作計畫以來,致力於將台灣的唇顎裂治療經驗,傳承給開發中國家,多年來已經累積許多寶貴的經驗;這項得來不易的成果,與「千禧年發展目標」中的醫療主題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藉由這次機會,羅慧夫基金會和其他台灣團員,將對外援助的經驗和理念,以台灣觀點向各國代表分享。

會場一景2

(圖四:本次會議共有26國、將近一百名各國代表與會)

例如羅慧夫基金會以自身的經驗,說明台灣的國際發展計畫。由於政府方案經常受到國際政治局勢的限制,因此台灣非政府組織反而在國際援助和發展計畫中扮演更關建的角色。羅慧夫基金會以自身在柬埔寨、蒙古和巴基斯坦的專案為例,這些國家與台灣並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但是基金會與當地的夥伴醫院從義診行動開始,合作的內容逐漸擴大(包括醫療人員培訓、升級器材設備、成立當地的顱顏基金會),並且媒合台灣民間和政府的資源,成功提升受援國家的醫療服務水準,讓當地廣大的顱顏病患能夠享受完整而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議程中的分組討論

(圖五:分組討論進行中)

台灣從早期的國際援助接受國,轉變成為援助輸出國,累積許多寶貴的國際合作成果。透過國際合作,基金會將羅慧夫醫師在台灣行醫時的技術和精神,傳承到國際上其他國家,實現羅慧夫醫師所說「給他們魚吃,不如教他們怎麼釣魚」,讓受援國有能力建立在地的醫療團隊,讓更多的顱顏病患獲得完整的醫療服務。未來羅慧夫基金會和Taiwan AID的成員將繼續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會議,將台灣國際合作的經驗,向世界發聲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cf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